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
20級環(huán)境設計專業(yè)實踐作品展
前言
“未來生活創(chuàng)想”藝術裝置項目,
以當下熱點為切入點,
思考生活、心向未來,
結合當下、創(chuàng)想美好,
通過藝術裝置的形式表達情感,
融合出具有新奇感,
藝術性的綜合設計表現(xiàn)。
一月之久,
數(shù)次的失敗、重來,
才成至這一件件意義非凡的藝術品,
每一顆鉆石在被發(fā)現(xiàn)前,
都經(jīng)受一段埋藏塵埃的時光,
每一個作品的背后,
都有設計的理由,
而每一個理由的背后,
又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的體現(xiàn)。
指導教師組
Instructor
左詩琴
林芳
劉嘉麗
舒森
程夢秋
展覽時間
9月15號-9月29號
展覽地點
廣東東軟學院C座二樓中庭及數(shù)字媒體與設計學院
作品展示
01
《悟鏡》
WUJING
設計: 謝獻嘉 吳曉琳 區(qū)玉君 藍楚嫄
指導老師: 左詩琴、程夢秋
作品簡介
現(xiàn)實生活中,有許多的人或事物值得我們?nèi)ビ涗?,為此,我們借助鏡子這種特殊材質來記錄當下,反映出人的一面面情緒和周圍的環(huán)境,引發(fā)人們對現(xiàn)在的思考以及對未來的憧憬,置身鏡中,人們就如置身于自己的世界內(nèi),直面自己,正視自己。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02
《攀登》
PANDENG
設計: 劉永博 陳耀祺 肖靖 葉振鵬
指導老師: 左詩琴、程夢秋
作品簡介
本裝置與紅色文化元素相結合,主要創(chuàng)作方向是變廢為美。通過點的堆積和重復的構成手法來表達有規(guī)律的節(jié)奏感,以此來體現(xiàn)“攀登”這一主題。作品的造型給予觀者一步步攀登到頂峰的形象傳達,并且傳遞一種積極向上的思想理念。作品共使用五十六個油漆桶來搭建,以此寓意為五十六個民族相互團結在一起的民族精神。作品主色調(diào)借鑒被烈士鮮血染紅的五星紅旗的顏色,裝置下半部分運用黃色的元素代表著我們黃種皮膚龍的傳人的形象,中間慢慢漸變到頂端的中國紅,寓意著我們五十六個民族都在攀登中國夢這條曲折的道路上百折不撓、團結一心、互助友愛。民族團結一家親,同心攀登中國夢!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03
《穿梭》
CHUANSUO
設計: 柳鑫 梁嘉琪 嚴翊峰 李國宇
指導老師: 左詩琴、程夢秋
作品簡介
“穿梭”這一作品是運用兩個不同材質物體進行比較,以此突發(fā)出從‘現(xiàn)實’到‘未來’的對比。我們通過設計一把具有形式美感的座椅來表達我們的主題思想。用木頭進行制作所表現(xiàn)的是自然最初的形態(tài),而鋼管材質的融入則展現(xiàn)出未來科技的形態(tài)剪影。通過兩個材質形態(tài)的對比,讓人們感受出自然形態(tài)的律動以及未來形態(tài)的嚴謹。此作品也可以給觀者帶來更深刻的思考:”時間的遞進、科技的升級究竟帶給我們的是利還是弊?”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04
《崢嶸歲月》
ZHENGRONGSUIYUE
設計: 樊嘉怡 陳綺彤 劉彤 段穗香
指導老師: 左詩琴、程夢秋
作品簡介
作品運用了紅色元素來紀念建黨一百周年。紅色是中國共產(chǎn)黨革命精神的象征,是對理想和信念執(zhí)著追求的力量之源。我們今天所看到城市里繁榮的景象是烈士們用他們的生命血液創(chuàng)造的,沒有他們的偉大付出就不會有現(xiàn)在的輝煌,因此我們通過作品祭奠和感恩烈士們的付出。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05
《生生復生》
SHENGSEHNGFUSHENG
設計: 邱章波 林海濤 黎佰樺 余君儀 黎樂瑤
指導老師: 左詩琴、程夢秋
作品簡介
死亡與生長、存在與消亡同時在進行,雖然生命個體存在的時間是短暫的,而未知的滲透性與延展性是漫長的。有形與無形、有生命與無生命,這之間沒有嚴格的界限,沒有高低之分,生命意識亦可相互轉化,萬物生長而眾生平等,萬物有靈而生生不息。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06
《童真》
TONGZHEN
設計: 陳曦樊 羅越升 杜穎瑤 李舒宜
指導老師: 左詩琴、程夢秋
作品簡介
對于木椅我們組員都有著不同的回憶,所以在這個裝置里,彩色的粘土代表著我們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我們的內(nèi)心世界并不虛無,它是多彩的、是擁有豐富故事的,是有載體可傳達的。我們通過試驗,從剛開始在粘土上做出效果較弱的肌理感,到后來慢慢把粘土做出自然流瀉的動感,其實傳達出了我們對時間流逝感的內(nèi)涵表達。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07
《方·圓》
FANGYUAN
設計: 吳尚秉 張雨露 曾嘉輝
指導老師: 左詩琴、程夢秋
作品簡介
大觀這體藝術裝置,由方到圓,由圓到方的思考,是以站在未來環(huán)境的角度去作出此裝置。由下到上,基礎看是方到圓,科技的慢慢“打滑”將其變的光滑,變得慢慢親近和安全。是從枯葉到綠苔,由黃到綠,逐漸帶來的是一種生機感,也寓意這未來的科技達到一定技術后環(huán)境也是慢慢的改善,未來是美好且充滿生機的。而在其中間的木棍也是代表著一個自然本身。同時我們也可以反過來去思考,可以從上往下去觀看和聯(lián)想,帶給我們隨著未來科技的發(fā)展環(huán)境從生機到暗沉的轉變感。上下兩者是相通的,每個人看的角度方向不同,得出來的結論自然也各不相同。
我們在其中也應用到了點與線、漸變、密集、節(jié)奏與韻律以及變化與統(tǒng)一等多種構成理念的結合。而材料的選擇也是采用泡沫、青苔、枯葉、木棍等一系列環(huán)保環(huán)境類的材料。整體的呈現(xiàn)是一種舒服的動態(tài)感,且為觀者帶來引人深思的探究與啟發(fā)。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08
《文字世界》
WENZISHIJIE
設計: 劉嘉俊 董運鴻 黃朝陽 馮嘉明
指導老師:林芳
作品簡介
作品靈感來源于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漢字文化,我們將漢字的部首進行拆解,然后制作成白色巨型板塊進行展示,在信息時代的背景下,我們通過將漢字與裝置藝術進行結合,以一種新的藝術語言形式展示漢字的魅力,由此提出傳承漢字和弘揚漢字文化的必要性,也是作為中國新一代的大學生的使命。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09
《成長》
CHENGZHANG
設計: 邵詩瀅 譚曉敏 鄭華基 林儒基 陳穎熙 曾禧龍
指導老師:林芳
作品簡介
作品以成長為主題。每個人小時候都有許多的人陪伴在我們的身邊。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需要漸漸長大,身邊的伙伴也會逐漸離我們而去,慢慢地我們也會感到孤獨,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地成長,學會獨立。而成長是一件孤獨的事情,我們會常常感到孤獨,所以我們要在成長的過程中學會獨立,這樣自己我們就能夠不斷充實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蹺蹺板普遍都是兩個人一起玩,而這個作品是由蹺蹺板從中間一分為二,這個蹺蹺板就可以一個人去玩,這也是我們方案的創(chuàng)新點,兩個人玩的蹺蹺板代表著陪伴,而一個人玩的蹺蹺板是寓意著在成長的路上,學會獨立。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10
《城市》
CHENGSHI
設計: 鄺秀永 莊嘉鳳 鄧文聰 廖宛晴 歐副鎬
指導老師:林芳
作品簡介
作品運用了廢棄的快遞盒子和彩色錫紙拼成一座城市。
平時我們看見的一線大城市的建筑大部分都是灰色系的,灰色系給人的感覺是難以捉摸的,就好像大學生剛剛進入職場,會經(jīng)歷許多從未經(jīng)歷的事,有無限的可能性,
會覺得大城市的事物很新奇,很想去融入這個大城市。
經(jīng)過幾年歷經(jīng)的種種磨練,時常會讓自己生出疲憊感、無力感和消極態(tài)度,眼里的世界日漸灰暗、消沉,整個故事通過藝術裝置由前到后的一種遞進關系呈現(xiàn)在大家眼前,剛剛進入職場可看到五彩的世界到經(jīng)過歷練后看到灰暗的世界,我們在顏色上進行區(qū)分開了。彩色在前,是為了讓人們明白,不忘初心。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11
《花花世界》
HUAHUASHIJIE
設計: 文雨冰 歐綺倩 王穎詩 譚冰騰 周支柯
指導老師:林芳
作品簡介
裝置作品由100多朵黏土制作而成的形態(tài)不一的花朵為主要裝飾,使用不規(guī)則的花朵來豐富背景墻,整體使用KT板、廢紙、燈帶、黏土、快遞盒、洗衣液瓶子及廢棄小物等材料制作完成,裝飾的小物品作為各種點線元素來營造氣氛、活躍氛圍,增添生活趣味性!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12
《繆斯》
MIUSI
設計: 李穎欣 楊依圻 楊時凡 張惠欣
指導老師:林芳
作品簡介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及推進人類社會加速迭代,人們開始有了宇宙的意識,也就是前蘇格拉底哲學家說的一種思考方法,使我們的文明與宇宙聯(lián)系在了一起。
無論是極大的宏觀宇宙還是極小的微觀世界;無論空間還是時間;無論物還是非物,在圖像和聲音的構建下,指向一個沒有邊界的混沌領域,感知在虛擬與現(xiàn)實之間流動。在充滿奧秘的意境中,要在其中進行探索與互動,從而提高自身的表達和信息的傳遞及對信息、語言和對話的洞察。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13
《最后的綻放》
ZUIHOUDEZANFANG
設計: 陳潔瀅 陳凱敏 湯舒琪 黃靜柔
指導老師:林芳
作品簡介
作品的關鍵詞是希望和綻放,目的是贊揚科學家們,為真理獻身,自我犧牲的精神,堅韌不拔地探索奧秘,揭示真理。靈感來源:這次裝置的靈感來源是美國電影《龍卷風》,講了一群以龍卷風這種恐怖的自然現(xiàn)象為研究對象的科學家們經(jīng)歷千辛萬苦和挫折磨難去探索研究龍卷風“多羅西”,這群科學家就像是在漆黑狂風中宛如蒲公英般飛舞,隨時都會犧牲,他們的研究成果對于后世的龍卷風研究提供了大量的有效數(shù)據(jù),為后來的研究人員提供了極大的便利,而這些成果都是他們用巨大的犧牲換來的。設計思想:這就是科學家的精神,在探索真理的過程中就像是在漆黑的狂風中的蒲公英,但是卻依然英勇無畏的綻放,他們的存在就是希望的存在,就是光明所向。這就是我們所希望傳達的。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14
《不定義》
BUDINGYI
設計: 唐思敏 杜慧美 劉曉玟 吳其璐
指導老師: 劉嘉麗
作品簡介
我們的來源是“以水為光”的設計作品,而我們小組的不定義理念與造型、燈光的融合制作出眼、鼻、嘴。每個五官代表每個人可能存在的缺陷,但我們都是不被定義的個體,安置燈代表要接納自己,去發(fā)現(xiàn)自身的閃光點,光代表縱使自己不完美有缺陷,我依然可以發(fā)光發(fā)亮。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15
《律動》
LVDONG
設計:林慶亮 李金源 胡宇豪 吳基濤
指導老師: 劉嘉麗
作品簡介
青春如歌,歌唱生活的傳奇;青春如畫,描繪人生的畫卷;青春如舞,舞動生活的魅力。起舞的少女,表現(xiàn)出自由的生命,律動的身體給人一種富有活力和青春的感覺,她的身軀活力四射。這個設計裝置的主導顏色是銀色,屬于冷色,冷色象征著:森林、天空、大海。這些意象讓人感到平靜、輕快、豁達、通透。以靜態(tài)的雕塑表現(xiàn)出動態(tài)美,可以使人聯(lián)想到不僅是身體更是心靈中悸動的青春氣息。即使身體殘缺,也不禁讓人敬畏青春的活力,生命的色彩。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16
《碎片》
SUIPIAN
設計: 史大德 陳嘉浚 馮茵
指導老師: 劉嘉麗
作品簡介
來源于老師的日常辦公和日常教學,同時也有對老師的刻板印象和真正與老師相處的不同相融合,用顏色表達不同時期老師給我們的感受。設計主導思想為“記錄以及釋壓”注重環(huán)境的和諧統(tǒng)一,利用不裝飾材料質地特征,設計出符合教師辦公室風格的室內(nèi)裝飾性的藝術裝置。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17
《向上》
XIANGSHANG
設計: 葉水清 陳緒華 彭惠宏
指導老師: 劉嘉麗
作品簡介
《向上》這個設計作品的構思來自于我們對生活的體驗和升華。這就像我們的人生,不斷前進,勇敢向上,克服重重困難,最終才能到達自己的目標,享受屬于自己的勝利果實。柱子代表著我們?nèi)松斑M的道路,是指引我們方向的一盞明燈,就像我們現(xiàn)在朝著目標所努力的那樣,即使前方荊棘滿地,也依然要風雨兼程,永不言棄?。?!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18
《野蠻生長》
YEMANSHENGZHANG
設計: 陳倩倩 方幸兒 鐘依珩 鄒鈺婷
指導老師: 劉嘉麗
作品簡介
單面玻璃搭 在最底下,陽光照射可以反射陽光到上面的普通玻璃上,通普通玻璃搭成崎嶇又有動態(tài)的階梯式底座,代表求學過程會遇到困難和挫折,普通玻璃內(nèi)壓著小雛菊,代表被困難阻擋,不敢向前的迷茫的人,最頂層插上玫瑰,代表即使是道路崎嶇,前路艱難,也依舊像這些玫瑰一樣野蠻生長,盛情綻放,勇敢的面對未來,去追逐陽光追逐夢想。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19
《融創(chuàng)》
RONGCHUANG
設計:林煜峰 楊智恒 楊志偉 陳富杰
指導老師: 舒森
作品簡介
我們的作品名稱為融創(chuàng),是借用綠植與家具這兩種名詞去融合和創(chuàng)作出一種新的名詞,我們的主題思想為綠植與家具產(chǎn)生更多可能,將仿真花草以家具的形式引入室內(nèi),讓綠植與家具融為一體,讓綠植與人體工程融為一體,讓綠植與“舒適”融為一體,讓人在室內(nèi)也可感受自然,去掉外飾,還其本質。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20
《網(wǎng)癮》
WANGYIN
設計: 談建權 廖鈺燊 王光杰 林俊豪
指導老師: 舒森
作品簡介
本裝置傳達的是網(wǎng)癮危害性,警醒我們不要沉迷網(wǎng)絡,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也是很美好的。透明球里面的則是一個癡迷于網(wǎng)絡世界與外界隔絕,自我封閉的人,用了夸張的表現(xiàn)方法,長時間低頭癡迷電子產(chǎn)品進化成了斷頭族,全身都被電線纏繞束縛著,心臟也被手機所代替了,由于長時間坐著使用電子產(chǎn)品甚至連下半身已經(jīng)和椅子逐漸同化融為一體,來告訴和警示沉迷于網(wǎng)絡的危害性。而在封閉透明球外面則是一個與眾不同的世界,用許愿墻的形式,可以把我們的愿望,想說的話都夾在這漁網(wǎng)上,通過這樣的形式代表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也是很美好,充滿生機和希望的。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21
《繼往開來》
JIWANGKAILAI
設計: 彭晨曦 陳思夢 鄭汝茵 鄭林如
指導老師: 舒森
作品簡介
時代在進步,螺旋式的旋轉代表著時代在前進。如今,我們作為新一代的新青年,我們的腳步也不能一直停滯不前,正需要我們在困難中超越自己,在困難中不斷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屬于我們的未來。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22
《蔚藍的淚》
WEILANDELEI
設計:王嘉渝 李潼 肖若蘭
指導老師: 舒森
作品簡介
我們本是在電影中獲得的靈感,也緊隨著電影里的好奇去調(diào)查了有關溫室效應、冰川融化的資料。查閱完后內(nèi)心是復雜的。在目前的生活來說,我們能短暫的忘卻這個危害,但它始終是存在的,時時刻刻在提醒著人類,向人類怒吼著,向人類哀嘯著它的痛苦。
身為學生的我們,降低能源的使用量及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從內(nèi)心去珍惜能源,愛惜環(huán)境.在日常生活中,隨手關燈;節(jié)約用電,出門多搭乘公共交通工具,能步行更好,以節(jié)省汽油的消耗量.這些都是我們每個人做得到的事,多宣傳環(huán)保知識,保育動植物,加強相關的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研究,作為制訂政策的基礎,加強環(huán)境教育,推廣到各行各業(yè),各年齡層,以形成可持續(xù)經(jīng)營的共識,每個人有環(huán)保意識,隨時以環(huán)境為重,保護地球人人有責.
我們組塑造著冰川的“哭泣”用塑料片作為精美的點綴,希望這種“點綴”還是盡量減少在冰川上,保護蔚藍的水,保護雪白的冰川,不要讓我們?nèi)祟惖臏I水成為最后干凈的水。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23
《綻放》
ZHANFANG
設計: 凌憶繁、謝欣、梁芷菁、仇楚婷
指導老師: 舒森
作品簡介
在未來的世界里面,因為環(huán)境的污染,室外已經(jīng)不能長出真正的花朵,僅存的花朵也是在茍延殘喘,人們?yōu)榱嗣烙^和裝飾,紛紛種起了塑料假花,我們在作品中加入鐳射做的警戒線,剪碎的鐳射紙在做花瓣上點綴,上面的蝴蝶也是用鐳射紙做的,圍繞在假花的周圍,人們用這種虛假事物營造一種虛假的美好,是說明如果現(xiàn)在人們?nèi)匀徊恢匾暛h(huán)境問題的話,將來我們就有可能面臨同樣的問題。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24
《白日夢》
BAIRIMENG
設計: 陳國宇 高楨威 何巧琳
指導老師: 舒森
作品簡介
《白日夢》顧名思義利用幻想手段作折光的反射,借以寄托自己的情感和理想和心里的美好為了表達人們美好, 向人們提供欲望滿足的快感和審美的享受,通過亮片在光的折射下產(chǎn)生五彩斑斕印象在棉花上,形成夢幻感。經(jīng)過采用兩半圓和大圓相結合讓表達夢的無方向性,給人一種柔和放松的舒適感。在通過云橋來平衡中間的空洞,也象征的不僅是獨立的個體之間的聯(lián)系,還是自我多重人格特征之間的聯(lián)系,或個體過去、現(xiàn)在及未來的聯(lián)系。利用天上和地上的幾朵白色云點綴,與亮片形成對比突出主體。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結語
喜歡故宮的紅墻
遠看是單純的紅色
但近看時可以看到紅墻上有很多肌理
就如這里的每一件作品
遠看只是大體形狀
而近看時就可以看見他們的用心之處
不一樣的居停,不一樣的境情
居山水如畫,藏豐饒于心
境界不止,生活不止
原來車馬 竟可以圖騰
不在于你走多遠,但在乎你想多遠
看了這么久
心里是否已經(jīng)有喜歡的作品了
快快點擊下方投票
為心愛的作品打call吧!
END
海報 | 劉嘉俊
排版 | 劉永博
文案丨唐思敏
副編輯 | 仇楚婷
初審 | 廖家輝
復審 | 林芳
終審 | 左詩琴